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节  (第2/2页)
。”他提出另一个问题,“此去京城还有半个月路途,你们盘缠够吗?”    谢则安说:“应该够的。”他大言不惭:“就算不够燕大哥也不用担心,我已经病好了,有手有脚的,大丈夫何患无钱!”    这话说得掷地有声,燕冲本身就是个豪迈人,听后当然大为欣赏。他击掌一笑:“好!那我就不多说了。要是真没办法了,你可以从驿站给我捎封信。要是不会写字的话直接捎口信也成,我常常跑这条路办差,驿站的人都认得我。”    谢则安爽快地答应下来:“一定!”    早饭过后燕冲还要赶路,谢则安自个儿走回李氏和谢小妹所在的房间。    李氏正忧心地看着谢小妹吃油饼,谢小妹却没想那么多,边吃边说:“阿娘,真好吃!好香!这就是油饼吗!我看村长儿子吃过,没想到能吃上呢!阿娘,这么好吃你为什么不吃?”    谢则安静静站在门外。    他已经从母子三人的身体状况看出他们很穷,听到谢小妹这话后更清楚到底穷到什么地步。    有个在京城那边混得不错的“爹”,居然连个油饼都吃不起,可见那个“爹”早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。    这样的“爹”一封信把他们叫到首都,能有什么好事?    谢则安推开门走了进去。    李氏马上站起来关切地问:“三郎你去哪了?你在外头碰上了什么人?怎么让人这么破费?”    谢则安绷着小脸说:“没去哪儿,交了个新朋友而已。一顿早饭而已,等我以后有钱了自然会还他十顿八顿。”    李氏总觉得她儿子醒来后好像变了个人。    但李氏没时间多想,离收到信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,信里说得那么急,她必须尽快带着儿子赶到京城才行。    再慢点,三郎就入不了谢家族谱了!    李氏心里着急,谢小妹一吃饱就把没有吃完的油饼和馒头小心地包好,招呼谢则安和谢小妹上路。    母子三人一路上都是用走过来的,冻得谢小妹小脸红通通的,皮肤上裂开了一道道小口,看起来特别可怜。    跟着李氏走到驿站前,谢则安忍不住说:“雇辆马车吧,这么走下去会把脚冻坏。”    李氏一脸为难。    这时一个谢则安看着眼熟的伙计迎了上来,说:“小官人,燕大官人给你们留了驾马车,我一直在这候着呢!”    李氏吃了一惊,谢则安倒是很平静。他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,在他看来人和人之间的往来本来就是建筑在人情交换的基础上的,燕冲对他好,他记在心里,往后还上就成了。    谢则安对伙计说:“真是麻烦了,你领我们过去吧。”    李氏见谢则安和伙计应对时一副小大人作派,忍下了当场追问的冲动,等上了车才开口:“三郎。那位燕大官人是什么人?”    谢则安说:“我也不晓得他是什么人,他让我喊他燕大哥。”他低头看了看脚底,伙计细心地在上头铺着一层稻草,可以暖暖脚,虽然不太顶用,但也聊胜于无。    谢则安一上车就闭上眼睛睡觉。    这时代的马车平衡下差,上路后非常颠簸,本来应该是睡不着的。可谢则安跟着燕冲练了那么久拳,小身板儿有点吃不消,居然没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。    谢则安隐约梦见了以前的事。    以前他是个强奸犯的儿子,他的亲生父亲是个罪大恶极的逃犯,逃窜时到处找漂亮姑娘“留种”。    他母亲就是其中一个不幸的女孩。    他母亲坚持把他生了下来。    本来他母亲还想好好将他养大,可惜为了结婚组建新家庭,她终究只能屈从现实,听家里的话把他扔到别的城市。    他被一个拾荒的老头儿捡到,一老一小相依为命过日子。他一开始很讨厌老头儿,整天和老头儿闹,老头儿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,从来不肯好好喊老头儿一声“爸”。    其实到后来他是想叫的,但又不好意思改口,所以一直“老头儿老头儿”地喊。    到后来他觉得一直过那样的苦日子也没什么,他们父子俩活得挺开心的。    结果他十三岁那年老头儿得了重病,快要不行了。    他只能去找他那可怜的母亲。    他选择伤害那个可怜的女人。    他威胁对方说“你要是不给钱,我就把这件事宣扬得人尽皆知”。    那个可怜的女人多方筹措,把钱给了他。    结果老头儿气得拔掉针头狠狠打了他一顿,从此不肯再接受治疗,没过多久就去世了。    他犯下的错误,得到了最惨痛的教训。    谢则安缓缓睁开眼。    他瞧了眼偎在一起说话的谢小妹和李氏,撩开草帘看向外面的漫天风雪。    凉飕飕的风从缝隙里灌了进来,瞬间冷彻心骨。    谢则安掀唇一笑。    老天若给他三分好,必然藏着七分恶意。    既然这样,那就尽管来吧。    他从来都没怕过。    好的他受着,恶意他自然会一一还回去!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