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31节  (第3/3页)
与巷子里灯光明灭的一碗馄饨。    与武独一起回家,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个人,对他不公平。    “下次吧。”段岭出神地说,“我有些事,还没放下。”    武独却不答话,把段岭打横抱了起来,段岭忙道:“我还没答应呢!”    武独让段岭骑上了奔霄,穿上袍子,一振肩膀,再翻身上马,不由分说地下山去。    段岭也就不再挣扎,蜷在武独怀中。他感觉得到武独知道自己在想什么——他要解开自己的这个心结。他记得八年前的那天郎俊侠抱着自己,离开汝南,走的也是同一条路。    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,两道的山峦就像山水画一般。    如今则是秋风吹来,长夜之中群星初升,点缀于天幕上,星光遍野,风吹草从,吹得片片低伏下去。武独衣袍飘起,策马载着段岭,驰上大道,在野风里意气飞扬,前往远方笼罩在黑暗中的汝南城。    段岭倚在武独温暖的胸膛上,渐渐睡着了。他又回来了,一去,一回,那些人世间纷繁错杂、惊心动魄的事,不过只是一场浮生大梦。    马背上的那个人仿佛始终都在,陪他走到天荒地老,走到春暖花开。    奔霄停下了脚步,段岭醒了。    “到了吗?”段岭迷迷糊糊地问。    武独不说话,抬头看着城墙。    四更时,他们驻马城门外,高处依旧是那两个残破不堪的字——汝南。侧旁的城门虚掩着,破破烂烂,城墙有被火烧过的痕迹。    “进去吗?”武独也十分意外,没想到汝南似乎已没有人了。    “进去看看吧。”段岭说。    武独十分歉疚,不该提这个拍脑袋想出来的建议,看样子汝南已成了空城,百姓都迁走了。    “从城东走。”段岭清醒过来,接过马缰一抖,说,“我认得路。”    虽说离开时只有八岁,但段岭在梦里无数次想起过这印象深刻的故乡,他驾驭奔霄,绕着城墙走。    “回去吧。”武独说,“以后再来。”    段岭说:“明天咱们一起,去拜祭下我娘。”    武独一想也是,蔡闫回朝后,绝口不提段小婉之事,也未让段岭的父母合葬——也许提过,只是他们不知道。但一直没人来汝南迁墓,毕竟这是辽人的地方,越过国界,会非常地敏感。    来日段岭若能顺利登基,是要让父母合葬的。曾经在上京时,李渐鸿也说过,来日回南方,一定要回去找他的娘。    走不了多远,城墙便出现了一片垮塌之处,段岭直接策马踏过垮下的砖瓦进城去,拐入城后,四处看看。    房屋破损了不少,似乎被敌人烧过,沿途正街上秋风吹起,一片荒凉,没有住宅亮灯,城中一片黑暗,已没有人住了。    如今的汝南,已成为一座鬼城,连狗叫声也没有,种满柳树的河边倒是依旧,静夜里河水发出细碎的声响。    第145章 段宅    “我以前常在河边玩。”段岭回头朝武独说。    武独目光巡睃周围,说:“我来控缰,你说地方。”    武独担心这里有埋伏,可就算有影队,应该也不知道他们来了汝南才对。    “当初赵奎让你抓我的时候,有提到来汝南吗?”段岭低声问他。    “没有。”武独答道,“他并不知道你娘是哪里人,甚至不知道先帝还有个儿子,是根据郎俊侠的去向才猜到的。”    “那影队应该也不会知道。”段岭说。    “嘘。”武独示意段岭不要说话,驻马河边,四周一片静谧,只有水流的声音。    “听见了么?”武独问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