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55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130章    房间依旧窄小, 去了霉味、少了灰尘,窗门大开、光线明亮, 经由重新布置, 遂是焕然一新,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味。    郁容翼翼小心地取出耳针,将三根毫针搁置在柜头上的瓷盂里, 微微笑道:“今日以后,不必再行针刺了。”    女患者神色怔怔。    瞥了她一眼,郁容微微转开视线,轻道:“疽疮膏继续敷七日,届时我写个方子, 你照着抓药煎水擦洗疣体,药效虽不如疽疮膏厉害, 却是药性温和, 长期洗用亦不必担心药毒积聚。”    秦氏女陡地醒过神,声音仍显虚弱:“大夫您可是要离开理县了?”    郁容没否认:“兴许在月内离去。”微顿,温声安抚,“姑娘安心, 你的病已经不甚要紧了,”可惜的是, 落了浅浅的疤痕, “这段时日我会定期给你复查。”想了想,他又补充,“此次疣疮爆发, 乃是肝气郁结,而气血不和之故。日后只要调理好身体,费些水磨工夫,你便不必担心复发。”    女子恹恹:“如何调理,还是吃药麽?”    郁容扬了扬嘴角:“安身之本,必资于食。薏苡仁加酸枣仁熬粥,每日食两三顿即可。薏苡仁性偏凉,最好选用麸炒过的。或选用板蓝根与荆芥制成的茶粉煎煮茶汤也行。”    反正在旻朝,日常所喝的茶是茶粉煎煮成的茶汤。茶粉在制作时本身会搁些药材,放板蓝根与荆芥的挺常见。    荆芥入肺肝经,祛风理血,有透疹消疮毒之效;板蓝根的性味功能则无需赘言。    至于薏苡仁与酸枣仁,一个解毒散结,一个清肝宁心,熬成粥日常服食,正适合应对疣疮。    “多谢大夫再造之德。”女子轻声说。    郁容微摇头,对这名患者每说几句话,便要感谢一声之事,已是几分习惯了。    今天的治疗结束,男女共处一室,不宜久待,遂起身与秦氏女告辞。    “恕小女无礼,不能远送。”    郁容自是不在意,临出门,脚步顿了顿,提醒了声:“姑娘切记,勿再抓破疣体。”    秦氏女应着。忽而,她略是扬声,唤道:“大夫。”    郁容偏了偏头。    “坊间可有无谬真医书?”    郁容微怔,这女子的意思……    “小女不欲再被庸医蒙骗。”    一想到此女的经历,郁容就忍不住叹息,面上未有表露任何的怜悯,回答着对方的询问:“邹良平仁经堂刻印的《平治要略》收纳了诸多名医医案,词旨简明、通俗易懂,谬误则近无。”    秦氏女认真听着,点了点头。    郁容又道:“邹良平仁经堂口碑载道,所刻印的医书,皆极是不错。”    秦氏女闻言再度感谢。    客气了两句,郁容不再逗留,径直出了小院。    距离院门,与小院的主人迎面相逢。    “恩人大哥。”路宝爱热情地喊了声。    每每听这人口口声声叫着“大哥”,郁容都有种一言难尽的感觉,觉得这浪荡书生自带一股欠揍的气质。    叫住人,路宝爱却是支支吾吾的,一脸“娇羞”的样子。    郁容猜到了对方想问的是甚么,暗自摇头,不提姑娘家的事不该有他一个大男人说嘴,单看在秦氏女是他的病人份上,涉及隐私的问题,他也不可能对别人宣扬,哪怕路宝爱是秦氏女的救命恩人。    存着这样的想法,他开门见山,在书生问出口前,抢先说着:“秦姑娘的病业已大好……”    路宝爱喜形于色,迫不及待地问:“真的?”    不等郁容回话,“保安”邹力士怒目一睁:“公子何时说过假话了?”    路宝爱顿时不敢嘚瑟了,连连表示:“不敢不敢,小生一时急切,说错了话,还请恩人大哥原谅则个。”    鸡毛蒜皮的小事,郁容哪会在意,没管对方说什么,直接问了一声:“秦姑娘的家人可知秦姑娘的现况?”    说起来,秦氏女与他不过是医生与患者的关系,按理说不该过问太多,思及对方境况堪忧,难免多嘴了一句。    路宝爱忙点头:“秦家大嫂这两日每天都来照顾的。”    郁容微讶,遂舒了口气。不管怎么说,秦家不是真的不管他的患者就好了。    转而,他又疑惑:“如此,为甚么不接人回家?此地到底是鱼龙混杂,未婚女子独居恐有不便罢。”    路宝爱解释:“先前发着热,说是不宜迁移,待病大好了,就接秦姑娘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