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7节  (第2/2页)
正式开始。    春狩是世家子弟表现自己的好机会,如果能入了元帝的眼,飞黄腾达不是难事。    元帝这次带的嫔妃不多,也就赵贵妃和皇后两个人。    午时,赵隽寒早早就等候在宋端约好的地方,正午的日头很烈,纵使是在春日,也依旧让人觉得很热,两人约好的时辰就是在午时,宋端应该是有事要吩咐他。    赵隽寒多等了半个时辰,宋端才迟迟而来。    宋端说话还是那么阴阳怪气,用词客气,语调敷衍。    “三殿下久等了。”    赵隽寒抿唇,嘴角是挑不出错来的笑,“无碍。”    “督主有什么事尽管吩咐。”    宋端瞥了他一眼,也懒得装样子,装过头就显得刻意,他眼睛里带着淡笑,直视着他,“这是你唯一的机会,除了春狩你再别的时机能让元帝看上你。”    “我明白。”    “你明白没有用,你还要抓住这个时机,今年春狩最金贵那个猎物是一只白狐,射中了它,你三殿下的地位还有所有荣誉都会回来。”宋端漫不经心道。    赵隽寒垂下眼帘,“谢督主提醒。”    宋端话锋一转,笑容恶毒,“不过,狩猎场里你还要做到另一件事。”    “什么事?”    “射杀常谦。”他轻声道。    赵隽寒脸色一白,顿了半晌,声道跟哑了似的。    常谦是个好官,年四十,清白高洁的名声是响亮的,在大理寺任职,官位不大,但他在民间的声望极高,平民总是爱戴他的,常谦曾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。    这个人,平心而论,赵隽寒是不想杀的。    “怎么?你不愿意?”    赵隽寒抬眸,“愿意。”    宋端笑瞳孔深邃,笑意更深,“那本督就等着三殿下的好消息了。”    宋端离开的步子又收回来了,他问:“对了,那天让殿下心甘情愿叩首百下的宫女如今身处何方?”    赵隽寒铁青着脸,手掌握拳,没有开腔。    宋端也没真的打算问出个什么结果,毕竟他要是想知道太容易了。    不过是给赵隽寒一个警告和威胁罢了。    ☆、19.狠心    常谦在大理寺任职二十余年,如今的官位不大不小,居正五品,春狩的随行人员中往年里都没有他,今年是宋端特地将他加上名单的。    常谦在大理寺身兼数职,不仅要查审案件,而且还要抓捕犯人,所以他也不是孱弱的文官而已,自保的能力他还是有的。    赵隽寒想要杀他,只能暗中下手,通俗点来说就是用阴损的招数,偷袭也好,以少胜多弄死他也好,总归不是光明正大的杀人。    宋端不是拿常谦来试探他,而是真的在磨锋利他的爪牙,既然当了他的师傅,他这个徒弟也总要回报。    过了午时,元帝和一众陪行之人都整装上马了,赵贵妃等女眷留在帐篷中,等着晚上的猎物即可。    元帝老态龙钟之象初显,他双手拉着缰绳,对身旁的众人笑了笑,放言道:“今日谁能一举射中白狐,朕必定重重有赏!”    策马扬鞭,马蹄落在草地上发出阵阵声响,震耳发聩,气势如虹。    元帝周围不仅有侍卫的保护,在暗处还有暗卫以防万一,至于其他的人,进入林子的那一刻就散开来。    赵隽寒一开始就藏在队伍的最后,他的视线锁在常谦的后背,紧紧盯着他,心里面计算着最快又不会让人发现的法子。    围猎场很大,如果不看紧一点,是极为容易就跟丢的。    常谦的警惕性比普通人要好很多,早早就发现自己身后有人跟着,行了一段路程之后,他发现身后跟着的人丝毫没有要停下的意思,他拉住缰绳,马儿长啼一声,停在原地。    常谦掉了个头,见了眼前面生的男子,开口问道:“阁下一直跟着我,欲意何为?”    围猎场严防死守,根本不可能进入刺客这样的人,随行之人都是精挑细选的,身份都不低,只是这个一直跟着他,真是不知道他想做什么。    赵隽寒抬眼,收起眼睛深处中的情绪,“是我唐突了,常大人见谅。”    常谦惊讶,“你认得我?”    赵隽寒轻笑一声,驾马往常谦的身边靠近了些许,他说:“大人的名声怕是全京的人都知道,我仰慕大人已久,今日有幸能见一面,是我情难自禁了。”    常谦的防备心落了一些,毕竟是在皇帝的地盘。    “不知阁下在哪里当值?”    赵隽寒直视着他,回答道:“在刑部任员外郎一职。”    常谦点点头,也算是自己的同僚了,虽然不在同一机关里头行事,不过刑部和大理寺有时候也会合并查案。    他瞧眼前的少年郎,外形出色,谈吐得体,若脚踏实地的拿真本事做事,将来必定成大器。    常谦当年科举入仕的名次并不好,在六部里头混了几年,后来被曲元提拔调入大理寺,一干就是二十多年,官位不上不下的,不过好在他对这些不看重,能破冤假错案就最好不过了。    “打猎两人同行毕竟不方便,我便先行一步了。”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