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9节  (第2/2页)
青一看瑾瑜的神色,就知道自己的想法被猜了个透。    红唇轻抿,她就不该提陈君然为李湘棉作画,忘了李瑾瑜脑子灵活,举一能反三。    “好啦,别生气,我什么都不知道,真的。”    冬青斜了一眼瑾瑜,好笑道:“你分明就是在骗我,我又不是小孩,哪用得上这般哄骗?”    瑾瑜干咳一声,“好吧,我以后都不骗你。”    都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负,还容易孩子气,他如今算是领教了。    就像刚刚,回过神来简直觉得自己是智障,实在难以直视。    “以后都不骗我?那以前呢?你可有骗过我?”冬青不依不饶,也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。    瑾瑜下意识想说没有,话到嘴边却顿住,皱起眉头,“我还真有一件事没跟你说,但说出来你可能会难受。”    冬青被瑾瑜严肃的神情吓得一愣,“你瞒了我什么?”    瑾瑜顿了顿才道:“关于爹的事,上次去湘廊取你的银子,他……有些小心思。”    他知道冬青从小没了双亲,很看重亲情恩情,又遭到过发卖。    一开始就不打算跟冬青说,不是包庇自己的父亲,而是怕冬青伤心。    好在冬青并没有问他,他也没有什么负罪感。    如今冬青清透的眼睛直视自己,问有没有骗过她,自己竟说不出任何一个隐瞒的字眼。    闻言,冬青却神色一松,“我知道,自爹爹说怕白跑一趟,我就知道。”    如此轮到瑾瑜一愣,“你知道?你知道还敢让我们去取你的全部身家?”    冬青舒展眉眼,笑意生辉,“因为,我信得过瑾郎。”    第36章 上交    瑾瑜花了数天时间,将梅兰竹菊四幅绣品点完,共八面,每个花色两面,绣完重叠就是双面绣。    晾干后整齐卷了起来,与翠枝冬青二人一同去了镇上。    刘大娘开门很早,倒是让瑾瑜省去了等候的时间。    直接拿出长长的布卷,打开铺在刘大娘面前,回头看了看与翠枝摆摊的冬青。    “冬青,东西摆好了么?摆好的话你先过来,给大娘示范怎么绣。”    “唉,这就来。”    冬青就包点心的纱布擦了擦手,走进烧饼铺里,拿起寒梅一卷,将图案放在绣撑里,仔细给刘大娘说瑾瑜教了她的刺绣方法。    “这个‘梅’字是用黑色点的,看这个纸板上,黑色对应了黑线,就用黑线绣制。”    说着,冬青从自己的针线包里取了黑色绣线,两根合并,交叉绣着斜的“十”字。    不过片刻的功夫,梅字的黑点已被十字盖了一半。    “大娘,您看懂了吗?”    刘大娘喜笑颜开,一个劲猛点头,“懂了懂了,这个简单,比我做烧饼还简单。”    因着看过冬青绣的那幅画像,虽然看上去比凭空刺绣简单,但也要十分技巧,刘大娘还担心麻烦瑾瑜画了她也绣不成可就麻烦了!    “这四幅屏风要多少钱?”刘大娘有些忐忑,不知道会不会要价很高。    “一共四两。”瑾瑜叫价五钱一幅,如果刘大娘还价的话,就可以适当便宜一点。    “四两?!”    这价格比刘大娘预计的低上很多,没有还价就把钱给了瑾瑜。    瑾瑜对此喜闻乐见,笑道:“大娘,您介不介意我用你的这几幅画做个宣传?”    “宣传?”大娘一愣,“怎么个宣传法儿?”    “是这样,大娘您把刺绣要用的丝线买回来,坐在门口去绣,我招呼别人过来跟您学习如何?”    “行啊!”刘大娘几乎想也不想,她这一辈子是个就知道做烧饼的粗人,能让这十里八乡的人跟自个儿学习新颖的刺绣,是多长脸的事儿?    刘大娘当即请冬青去买了丝线,叫儿媳孙子看着烧饼铺,搬个小凳坐到门口。    冬青在一旁看着,纠正刘大娘错误的绣法。    绣线不能拉太紧,否则会显的线与布是分离的,让线蓬松一些,缩小孔的距离,就会感到图案成为一个整体。    瑾瑜站在大街上吆喝开了,“各位父老乡亲,看一看瞧一瞧,走过路过不要错过!鄙人推广刺绣新法,这挑花刺绣容易上手方法简单,只要你有一双手,都能绣出精美绣品,买包教会,看一看你不吃亏,瞧一瞧你不上当……”    “……”一边守摊的翠枝忍不住掩嘴大笑,看不见笑开的口,却看见眯成缝的眼睛。    她这个小叔太滑稽,这都是从哪儿学来的吆喝?真是独树一帜,让人听了特别想笑。    瑾瑜看到翠枝和冬青笑话自己,心里不由得一囧,有什么不对?他原来听的吆喝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。    这新奇的吆喝,倒还真就十分见效,不一会儿刘大娘身侧就围了一圈人。    附近一些与刘大娘熟悉的人,知道刘大娘根本不可能会刺绣,用这个法子,却不一会儿绣成了一个飘逸美观的“梅”字。    眼看一朵朵大小不一的红梅,经由刘大娘那双稍显笨拙的手绽开布上,一众人啧啧称奇。    一些女子止不住的手痒,恨不得自己上手去绣制一番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