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68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——    区域规划好,杂草处理好,春耕正式开始。    苏页为了省事,提前说好了让农户们自带农具。    然而,看着眼前的情景,他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——他怎么就忘了事先调查一下,这个时代的农具……是这样的?    苏页也不怕丢人,一个挨一个地问了一遍。    虞峰在旁边一一介绍。    “这个是木耒,可以挖坑、松土。”    有点像铲子,然而是木头的,下面有一小段横木,可以踩着用。    “这个是铁刃锸,作用和木耒相似。”    唔,这个像后世的铁锹,然而只有刃是铁的,其他地方还是木头,不能像铁锹一样深掘,效率定然会大大降低。    苏页又顺便问了一下铁犁,果不期然,得到的结果是——只能破土、松土,不能翻土。    他再次肯定,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不多相当于汉代初年。    苏页皱着眉摇了摇头,“不行。”    此话一出,汉子们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,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看着他,生怕他说出不让大伙做工的话。    虞峰到底是了解他,主动问道:“小页子是说,这些农具不行?”    苏页点点头,严肃地说道:“土地必须深翻,农家肥也要混进去,这是最基础的。”    “小页子打算如何做?”    “改善农具。”    大伙一听,面面相觑——啥叫“改善农具”?    苏页很快用行动给了他们答案。    在这个繁忙的二月,整个万年县叫得上名号的铁匠全都收到了一份奇怪的定单。    啥叫铁锹?    啥叫旱地耙?    铁锄他们倒是知道……整个都用铁来打?    好家伙!这得花多少钱?!    没关系,苏页有的是钱。    别忘了,他还有一盒金叶子呢,是上次贡献楮皮纸方子的赏钱,反正是白得的,用来换成实实在在的农具,对他来说绝对值了。    不仅是全城的铁匠们小小地赚了一笔,就连木匠们都跟着沾了光。    虞家村庄园处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。    汉子们人手一个光亮结实的铁锹,一锹下去,一大坨土掘上来,深度是从前的三四倍不说,还不费力!    “好使!真他娘的好使!”    汉子们心情激动,只会用这些粗鄙的话表达激动的心情。    “掘了半晌,我咋一点都不累呢?”    “劲儿都使在了脚上,自然不觉得累!”    “可不是么,以前都是用胳膊生挖,就算是干惯了,有时候也受不住哦!”    “好好干,别辜负了东家的好意!”    “这还用你说?”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    这些人祖祖辈辈都和土地打交道,最大的期盼不就是把地种好吗?    苏页的出现,让他们看到了无尽的希望。    原本需要翻上至少小半月的地,在铁锹的加持下,五天就翻完了。    除了铁锹之外,最让人觉得新奇的就是旱地耙。    耙的使用方法和犁差不多,一个人在前面拉,另一个人在后面扶着。    不同的是,铁犁有一个齿,旱地耙却有六到十个齿,一耙过去,半畦的地都能翻好。最重要的是,旱地耙还能把土里的草根、石块带出来。    说到草根,苏页让人做的长柄锄头就派上用场了。    原来的锄头都是短柄,人得蹲在地上,一边挖一边往前挪。    苏页根据后世的样子加上了木质长柄,只需稍稍弯腰,就能将草挖下来。    这个活计不太累,妇人也能做。    ——    让苏页意外的是,这次前来应工的除了汉子和妇人之外,还有一些半大孩子。    各村村长将人带过来的时候,颇有些不好意思,生怕苏页生气。    大伙知道侯村长和虞家村的亲戚关系,便请了他站出来说明。    “这些孩子大多是没了爹娘,或者家里过得实在是不行的,老伙计们原本不想带他们过来,小子们却千求万求,唉!小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