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喜农家科举记_第64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64页 (第2/2页)

么好,还以为她也上过学,启过蒙,甚至还偷偷问她,父祖可是抄没流放的官员。

    也只有官宦之家,才能把六七岁的女孩教得这般口齿伶俐、出口成章。

    他高看崔稚一眼,同崔稚说话自然不一般,拿出夫子本事引经据典地说话,差点把崔稚说懵了,要不是魏铭救场,崔稚就要露馅了。

    她哪里知道那许多典故,大路边的说说也就罢了,苗先生给她玩深层次的,她当然要趴了,她满脑子只有段子和现代梗!

    崔稚抱起那本《龙文鞭影》翻看,嘴里喊着小乙,小乙呀,要不要和姐姐一起识字呀?rdquo;

    小乙才不到三岁,识什么字,玩才是要紧呀!哪里似她,芯子里二十好几的人了,繁体字一半都认不清!

    小乙大声回答:不要!rdquo;

    屋里的崔稚长长叹了口气,又求她:要么!要么!rdquo;

    不要!rdquo;

    院子里,树荫下,魏铭笑出了声。

    mdash;mdash;

    朝廷下发赈灾粮,县里能以盐易米,人们又趁着夏秋几月风调雨顺,抢种了晚高粱。

    永平十年的山东大地,百姓比以往灾害饥荒年份,都过得从容许多。

    魏家的房子翻新,把一侧的菜地也括了进去,院子一下宽敞了起来。魏铭和崔稚亲自敲定了格局,竟盖出一座小小三进院。

    进门前院一间房,留给魏铭,他说到底是个成年男人,再与三个女眷混居实在不合适。

    原本菜园子和部分院子合在一起,与前院拉了一道墙侧分两边,开了月亮门和花窗,里间正房一间,田氏带着小乙住,东厢房一间,崔稚住。前院和内院后边,留出一道退步,长长地建了一间灶房,开了后门,又在灶房旁边挖了个两尺见方水塘,等着有鱼苗,便养几条鱼进去。

    魏铭讲究实用,崔稚强调美观,田氏注重生活,小乙要玩。

    外院花窗下,留了个种石榴树的地方,石榴树下还挖了一小片花圃;内院花窗下,崔稚请温家人做了一个小秋千,小秋千旁放了一块大石,正是伤了她脚的那一块,从地里挖出来一看,竟刻着五个大字mdash;mdash;泰山石敢当;田氏在院子空地开了小片菜园种了蒜和葱;小乙满院子乱窜,小步子迈得又稳又快,咯咯地留下一串小母鸡笑。

    小院冬日里还平平无奇,村人来看稀罕景的,都道也就那样。

    待到永平十一年二月,春回大地,草长莺飞,魏家小院一下子成了女大十八变的小姑娘,俊俏起来。

    苗先生第二次来时大吃一惊,请了谁人造的园?当真是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!rdquo;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